2025-08-15 02:10:39 | 人围观 | 评论:
《PM二点五》阅读答案
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体微粒的总称,也被称为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在空气中可以滞留较长时间,导致它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位置。
1982年,美国开始对PM2.5展开前瞻性研究,并于2002年发表论文《美国医学会杂志》。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也尚未缺乏这一领域的研究。从2004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开始监测空气中PM2.5的日均浓度。
随后,潘小川等人利用模型计算,发现当PM2.5浓度增加10微克/立方米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上升0.76%;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上升0.43%;非意外性总死亡率上升0.67%。
PM2.5的来源主要为工业生产、建筑扬尘等,其中工业排放是其首要污染物来源。汽车尾气、大型公交车、单位班车、大型运输卡车等都属于工业排放范畴。此外,建筑工地和城市道路产生的扬尘也逐渐成为新型城市环境问题。
为了有效控制PM2.5的浓度,专业人员建议采取整治施工工地扬尘、餐饮油烟污染、限制燃煤锅炉使用、加强清扫保洁作业等措施。同时,要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禁止私车发展,以及适当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等。
PM2.5不仅影响人们呼吸系统健康,还可能引起循环系统疾病和非意外性死亡,对人们的健康造成较大危害。
以下是对原文的改写版本:
**第1题**:下列有关PM2.5表述不正确的?A.细颗粒物PM2.5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体微粒的总称。
B.PM2.5之所以能够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是因为它的体积小、重量轻,并且能够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
C.由于比表面积较大,因此在PM2.5上可以吸附更多的有害物质。
D.PM2.5主要通过影响人们呼吸系统正常运转,引发多种疾病,从而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第2题**:以下哪一项是原文意思的正确理解?A.美国最早于1982年开始有关PM2.5前瞻性研究,中国在此方面虽起步较晚,但至今也有近十年的研究。
B.根据潘小川教授等人利用模型计算,当空气中PM2.5浓度增加10微克/立方米时,就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上升0.76%。
C.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的原因,其中污染排放是客观因素。
D.只有减少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和道路交通而产生的扬尘才会降低PM2.5浓度。
**第3题**:以下哪一项不符合原文意思?A.为了控制PM2.5的浓度,整治工地扬尘、餐饮油烟污染、限制使用燃煤锅炉等措施是不可或缺的。
B.要想改善交通污染,必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禁止私车发展,以求达到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目标。
C.在工业领域一定要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加大对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控,也可以适当地采取停产、限产措施。
D.为了更好地控制PM2.5的浓度,制定适应我国国情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是必然的趋势。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