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范文,优秀且免费的范文站
你的位置: 首页 > 策划书范本

王安石_我对方仲永有点儿嫉妒(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年方仲永的遭际)

2025-08-10 12:20:40 | 人围观 | 评论:

王安石:我对方仲永有点儿嫉妒

方仲永生活的环境似乎是与学习绝缘的,祖宗八辈子都是泥腿子,没有摸过书。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方仲永当然也与书写文具绝缘。然而,有一天,他哭着闹着索要文具写东西,方爸爸借来了文具,方仲永大笔一挥写的四句话居然很符合大宋王朝“高大上”的标准,得到当地文化界的首肯,“传一乡秀才观之”。

王安石写得不真实,因为当地人不老实,显然过分夸大了方仲永的天赋。一个五岁的孩子,忽然能写诗,对于他生活的那个村子而言,是一件又震惊又荣耀的事。当地乡亲为了炫耀自己村子人的智商,添油加醋也不足为奇。

其实,方仲永是有学习条件的,而且还算不赖。方仲永是金溪人,金溪属于江西抚州,是临川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晏殊、晏几道、王安石、朱熹、文天祥都是临川人。临川人也是大宋“国考”高手,整个大宋,临川有446人中进士,出了两任宰相、两任节度使、四个御使、17个尚书侍郎。方仲永生活在文化之乡,经常耳濡目染,不知道听过多少老乡的诗词、文章,加上智商不错,才情便在一瞬间喷发了。

在《伤仲永》里,王安石是以成人的口吻来评价方仲永,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事实上,当王安石在舅舅家见到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时,王安石自己也是十二三岁。而小朋友王安石这个时候才刚开始正式进行系统的学习。

刚进入学习阶段的王安石,碰到已经小有名气的方仲永,两人的起点和已有成绩是不对等的,方小朋友稍占优势。那一年,家乡人民可能拿两个小朋友进行对比,或者拿神童在王安石面前夸奖,王安石或许被弄得有点儿没面子。

其实,对方仲永的关注,虽然不能说全是妒忌,但终究带着一点不舒服的情绪,直到多年后,王安石也没有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