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6 17:34:27 | 人围观 | 评论:

淮村兵后
(Song of the Muan village after a War)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诗作背景
南宋时,淮河流域是宋、金交战的前线,村庄田野都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昔日繁华的城市、富饶的村庄,一派萧条。戴复古的这首诗,就是写战乱后淮河边上的一座村庄的情况。
1. 《小桃无主自开花》
寂寞的一株小桃树,没人欣赏,默默地开着红花。满眼是迷离的春草,笼罩着雾气,黄昏里盘旋着几只乌鸦。
注释
- 淮村:淮河边的村庄。
- 小桃:初春即开花的一种桃树。
- 烟草:烟雾笼罩的草丛。
- 败垣(yuán):倒塌毁坏了的矮墙。
- 故井:废井。也指人家。
2.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淮村兵后》注释: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这两句是诗的主旨。本来,这里原是人们聚居的地方,可现在只留下了残垣故井,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
这首短短的绝句,为兵后荒村,画出了最典型的图景。
**井是聚居的重要标志。有井处,方有人家。干戈寥落,家园破败,最难移易的是井,难iest毁损的是井,井是逝去生活的不移见证。因此,井最能触动怀旧的心理。"
历来诗人对家宅荒芜、沧桑变迁,多有以井为题材的描写。
唐·佚名《过家宅》:草深斜旁灭,水尽曲池空。林中送明月,是处来春风。惟余一家井,尚夹两株桐。
韦应物:"废井没荒草,阴牖生开苔。门前车马散,非复昔时来。"
许浑:“乱藤侵废井,荒菊上丛台。”物在人非,家井,废井,最能引发往昔的思念。
因为,井旁人家,饮用洗涤,须臾不能离开;井旁人家,悲欢离合,演出了多少人间家事。井,如此贴近人们的生活;井,如此感应人们的心灵。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典型的环境,典型的细节,戴复古找到了兵后荒村最真实的遗迹,找到了追怀往昔最有力的载体。
诗的巧思源于生活的实感。
戴复古家居浙东,偏安一隅,却能把离乱景象写得如此真切。
南宋文士忧国忧民,“难禁满目中原泪”,他们对沦入敌手的中原,铭记心中,正如戴复古感叹的那样:“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所以,他在《久客还乡》中写道:“生长此方真乐土,江淮百姓正流离。”
正因心存沦亡后的中原,心存流离中的百姓,方能心心相印,方能写出如此真切的劫难后的荒村景象。
整首诗以景为主,寄托诗人对遭受兵乱的人民表示深厚的同情和对入侵敌人的仇恨。
江湖诗派的作者固然多应酬之作,但当他们的笔触涉及到现实生活时,同样有自己深沉的思想。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