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1 10:35:00 | 人围观 | 评论:
放歌行·当年不嫁惜娉婷
《放歌行·当年不嫁惜娉婷》作者为宋朝诗人陈师道。
主题
此诗以宋朝诗人陈师道对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为主题,抒发其对自身遭遇的悲痛与感慨。
前言
《放歌行·当年不嫁惜娉婷》是陈师道的一首组诗作品。诗中借宫女之失意,抒发作者的不幸身世。
注释
⑹娉婷:女子容貌年华之意;
⑺抹白施朱:形容打扮,涂脂抹粉;
⑻早计:早作盘算;
⑼随宜:与随时宜。
【翻译】
想当年不肯嫁人是因为自惜容貌,不甘轻易辜负此生,如今朱颜不在,只好学作后生模样。纵有才华,却已花落良机,与其自以倾城的美貌而居失时机。
【赏析】
此诗感叹人们往往以才华自矜,以致遭遇坎坷,反而知音难逢,不如一个普通的人士。如“随宜梳洗”,形容女子不争显眼,却也要适当作计,否则将与同龄人混入深宫淑女之列。
【赏析】
此诗通过对比宫女和女子的遭遇,抒发了作者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感慨。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也表现出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第一篇
p1:放歌行·当年不嫁惜娉婷
p2:《放歌行·当年不嫁惜娉婷》
p3:宋朝诗人陈师道
p4:组诗作品
p5:宫女失意
p6:遗憾
p7:才华
p8:自辩
p9:因材施教
p10:命运
第二篇
p11:前言
p2:组诗作品的创作背景
p3:组诗作品中的艺术风格
p4:组诗作品中的情感内涵
p5:诗歌语言表达的特点
p6:诗歌对读者的启示意义
第三篇
p12:注释一
p13:女子容貌年华之比照
p14:自以倾城之 beauty 而居失时机
p15:宫女的遭遇
p16:诗中的情感表达
p17:个人命运的感慨
p18:陈师道的诗歌特点
p19:个人命运与才华之间的关系
p20: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