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人民币,知道元、角、分单位之间的关系。
2. 能够用学过的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一、单元教学内容:
- 一年级上册“元、角、分的认识”(包括数人民币)
- 认识人民币,用它们进行购物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和大小关系。
- 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 能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
- 课件展示不同的人民币(纸币、硬币)。
- 实物: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小超市购物道具。
- 笔记本、尺子、水彩笔等。
四、教学活动设计:
一、情境导入:文具店购物
-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去逛逛文具店,看看我们国家有哪些好的学习用品,同学们好吗?
- 出示课件:文具店的图片和商品。
- 师:看到这些文具,老师想买一些东西,你们都用多少钱呢?
二、认识人民币
- 活动名称:认识人民币
- 教学目标:了解人民币的各种面值及其意义。
- 准备阶段(5-6分钟):教师展示课件中的不同人民币。
- 活动中部分:
- 师:今天我们要用哪些人民币来买学习用品呢?我们来看这些钱的大小和面值。(板书:元、角、分)
- 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各种人民币,并尝试说出它们的面值是多少。
- 活动总结: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钱有什么特征吗?
三、元角关系的认识
- 活动名称:元角关系的认识
- 教学目标:认识元与角的关系,掌握1元=10角的基本概念。
- 准备阶段(5-6分钟):教师展示课件中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提问:“这些钱可以用来买东西吗?”“为什么用这些钱呢?”
- 活动中部分:
- 师:今天我们要来做一个模拟购物的游戏,比一比看谁能把自己的钱用对。
- 每组发给10元的小纸币,学生观察后回答:“这些钱可以用来买东西吗?”“能不能买得更多?为什么?”
- 师:那么我们看看如何兑换不同的面值的人民币。
- 例如:“1元可以换成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
- 学生分小组合作,用学具或课件来模拟兑换过程。
- 每组展示一种兑换方法,并记录在本子上。
- 活动总结:教师提问:“你们用了哪些钱?为什么选择这些钱呢?”
四、元角关系的应用
- 活动名称:元角关系的综合应用
- 教学目标:利用元角关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 准备阶段(5-6分钟):
- 教师拿出课件展示的图片和商品,提问:“这些东西多少钱?”
- 学生观察商品,并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价格。
- 活动中部分:
-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去文具店买学习用品吧!(打开储钱罐)里面有这些人民币呢?
- “小朋友,请你把1元的纸币放进储钱罐里,5角和2角的放在自己的盒子里。”
- 学生分组操作,并记录每组的钱。
- 师:那么现在你们有多少钱了?能不能买到一些学习用品呢?
- 例如:“一个练习本1元8角,一个笔记本3元,一个小书包5元?”
- 学生用学具或课件进行兑换。
- 活动总结:教师提问:“现在你可以买哪些东西吗?用了哪些钱呢?”
五、小结
-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去了文具店购物,发现了很多人民币,还有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 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还知道它们可以用来购物,还能用这些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希望你们以后能经常来参观文具店,遇到新的学习用品吧!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识别纸币和硬币,并知道它们的面额和单位(1元、2元、5元等)。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取币、付币、找币、换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 多种面值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
- 练习十第1题的题目卡片(如“比大小”)。
- 透明容器或小盒子(用于分发练习卡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 创设情境:
-
出示一组纸币和硬币,问学生这些是什么面值的?
-
引入主题:
- 提到人民币是国家印制的货币单位,并结合生活中的应用。
二、认识人民币(15分钟)
- 教学纸币:
-
教师介绍纸币的面额和单位(1元、2元、5元等),并提问学生“你知道哪些钱是最小面值,哪些是最大面值?”。
-
教学硬币:
-
提问学生:“这些硬币分别是多少角呢?”并将它们贴在黑板上。
-
小组讨论:
- 每个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 纸币有哪些面额?
- 硬币有哪些面值?
- 1元等于多少角?1角等于多少分?
三、认识进率(20分钟)
- 教学例1:1角=10分
- 教师展示一张纸币,问学生:“1元是几角?”并指出一元等于十角。
-
小组讨论:“1角等于10分。”
-
练习:
-
在课本上做题(40页),让学生完成每题的填空,并与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
活动:比大小
-
教师展示题目,如“1角()9分”,学生判断并回答。
-
游戏:找零
- 课桌上有纸币和硬币,让学生从一张纸币中找出一定金额的钱,并计算剩余的零钱。
四、练习十(20分钟)
- 巩固知识:
-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题目卡片,学生选择完成并回答。
-
拓展应用:
-
出示一些购物情境题,让学生计算所需金额,并写出换算过程。
-
总结活动:
- 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购物时,帮助对方计算零钱和商品价格。
作业设计:
练习十第2、3题的题目卡片。
通过这些教学步骤,学生不仅能够认识人民币并掌握面额单位(元、角、分),还能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民币的面额与用途(1)
问题1:多媒体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东西”,不过这些“东西”不是普通的物品,而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人民币!它们是我们国家流通 everywhere的硬币和纸币。你知道吗?人民币是由元、角、分三种硬币组成的,而它们的金额分别是多少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问题2:认识面额
人民币分为三种,分别是:
- 1元(一元):这是最常用的面值,用来支付大部分款项。
- 1角(一角):1角等于10分,用于支付更小的金额或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
- 1分(一分):这是最小的面值,主要用于小额交易。
这些面额的人民币都是国家流通的,帮助我们进行各种交易。比如,买文具、 buying snacks等,都需要使用到这些“东西”。
问题3:用途与意义
除了日常生活中支付钱的方式,人民币还有其他重要的用途。例如:
- 经济发展:通过购买商品和服务,国家逐步发展经济。
- 生活必需品:方便我们日常生活的用品,比如书本、文具等。
- 旅游支出:帮助我们在世界各地旅行时购买所需商品和服务。
因此,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了解国家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重要工具。
人民币的面额与用途(2)
问题1:复习知识
今天我们学习了人民币的认识内容,那么你是否已经能够回忆起相关的知识点呢?
让我们来整理一下:
- 面值是人民币中的一种单位,表示金额的大小。
- 区分人民币的不同面值:
- 1元(一元):用来支付大部分款项。
- 1角(一角):1角等于10分,用于支付更小金额或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
- 1分(一分):最小的面值,主要用于小额交易。
问题2:换算关系
通过了解了各种面值的关系,我们还可以进行简单的换算: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在支付和计算金额时更准确地进行转换。
问题3:生活中的应用
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
- 购物:当我们去商店购买商品时,会看到纸币或硬币的价格。
- 旅游支付:在世界各地旅行时,我们需要使用相应的货币单位来支付费用。
- 理财与教育:通过学习人民币的面额和换算关系,我们不仅能了解国家经济状况,还能进行简单的财务计算。
因此,掌握人民币的面值及其换算关系,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理解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
人民币的面额与用途(3)
问题1:趣味游戏:认识面值
让我们玩一个有趣的“认面值”游戏吧!如果将人民币分成不同的组别,每组代表一种面值,那么:
- 1元面值的同学可以代表“大家庭”,负责支付大部分款项。
- 1角面值的同学则负责更小的金额或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
- 1分面值的同学则是用来解决小额交易的小朋友。
现在请各组仔细观察自己的“家庭”成员,记住他们的面额分别是多少,并记住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这样,在游戏中不仅能巩固知识,还能让我们的人民币有了更生动的“生命”!让我们一起比划一下吧!
问题2:互动练习
现在请各组来轮流展示自己的面值及其换算关系,并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 1元面值:我代表大家庭,负责支付大部分款项。它等于10个角。
- 1角面值:我代表小金额交易,主要用于支付更小的金额或精确计算的情况。它等于10个小分(分)。
让我们一起用这些面额进行各种交易吧!
问题3:收获与展望
通过今天的学习和互动游戏,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呢?你是否已经能够准确地识别并使用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
还记得吗?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而这一部分——认识人民币,正是我们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一部分。
让我们一起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时光,不断进步,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尾:
今天,我们通过有趣的游戏和互动活动,复习了人民币的认识内容,并学习了它们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让我们记住,人民币不仅是我们支付款项的工具,更是我们了解国家经济状况、理解生活必需品的重要媒介。希望这份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方便地进行购物和消费。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这三种面值的硬币或纸币来购买今天的“东西”,祝你们的“钱”花得光鲜、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