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6 16:02:15 | 人围观 | 评论:
预防春季传病的手抄报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气温多变气候寒冷,易滋生疾病。手抄报内容:
一、春季常见疾病
1. 流感(流感):潜伏期1-3天,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等,全身肌肉酸痛不适。发热持续3-4天,如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麻疹:症状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全身斑丘疹。
流腮腺炎(腮腺炎):儿童多见,成人渐发。潜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疼痛,张口和咀嚼时肿大。
猛红热(猩红热):发热,咽峡炎,全身皮疹,疹退后皮肤脱屑。潜伏期1-7天。
水痘:由病毒引起的x染病。传播途径直接接触疱液、空气飞沫或被用具。潜伏期12-21日,平均14天。皮疹分批出现斑丘疹、疱疹,好转后结痂,水痘自限,但发生感染时需注意并发症如脑炎肝炎等。
二、春季流行病的预防
1. 按时注射疫苗:及时接种流感疫苗麻疹疫苗等。
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寝室、书房等开窗通风;歌舞厅、电影院等避免闷居。
不到人口密集区域去:如歌舞厅、电影院等。
勤洗手,用肥水冲洗手部,不用布巾。
到医院就诊时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防抗过度疲劳:避免感冒,注意抗病力。
合理膳食:补充营养素。
发热及时就医:体温、多汗等症状需就医。
定位人群消毒:日光下晾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喷洒或擦拭。
春季传染病高发原因:根据调查,春季流感水痘肺结核麻疹流行病等疾病多发。
三、春季传染病高发原因分析
1. 气候变化影响: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使机体调整失衡,易患病。
病原微生物活跃:春季环境刺激,细菌病毒繁殖加速传播。
托留能力下降:干燥气候缺乏润泽,呼吸道黏膜屏障减少。
人员流动频繁:远离疾病受感染者较早外出,传播便捷。
春季养生之道:
1. 立春即始,阳气升发,万物更新。
吃营养要当“生”时:“肝气旺宜疏泄”;“寒冷天气注意防寒”。
饮食要避免高温 food:如虾竹笋雄鸡海鲜需减少摄入。
家族健康:不添不弃、少进难消化食物,特别是老年人需适量食用高热饮食。
害心当心:因肝气升发易受风寒侵袭;饮食不当导致胃血病。
总结:春季饮食需以“清”为主,“易生”。注意饮食卫生,定时定量,避免交叉感染。
根据以上原理,春季养颜之道是减酸益甘,强健脾胃。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