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范文,优秀且免费的范文站
你的位置: 首页 > 策划书范本

小学古诗《长歌行》教学设计_长歌行教学过程

2025-08-19 23:21:15 | 人围观 | 评论:

小学六年级语文《长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汉乐府的定义及诗歌创作背景。
  2. 感受并理解《长歌行》的优美意境与深含的人生哲理。
  3.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参与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思考、感受(第一课时);探究、讨论、表达(第二课时)。


教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括《长歌行》、汉乐府图片及表演视频片段)
  • 光盘制作《长相和歌辞》,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相和歌词。
  • 不同语言读本或朗读卡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导入——理解诗歌

  1. 导入(2分钟)
  2. 教师播放视频或图片,介绍汉乐府的历史背景及《长歌行》的创作背景。
  3. 学生发言:你对“行”这个词有什么了解?有什么想问老师的问题吗?

  4. 朗读诗歌(10分钟)

  5. 教师示范朗读《长歌行》,同时学生独立或分组朗读,注意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6. 学生分享自己的朗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青春一去不复还”。

  7. 互动环节(5分钟)

  8. 互动游戏:将《长相和歌辞》读成一首歌,并请同学模仿唱和的方式朗读。
  9. 指导学生如何用表情和动作表达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情感。

  10. 教师总结(1分钟)

  11. 教师总结:这首诗告诉我们“青春一去不复还”的人生哲理,并鼓励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积极面对生活。

第二课时:探究与表达

  1. 探究法(5分钟)
  2. 学生分组讨论《长歌行》中的情感和思想,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中蕴含的“早起”、“晨露”、“春雨”等意象象征着怎样的人生态度?
  3. 教师结合古诗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和具体例子来理解诗句的深意。

  4. 诗歌朗诵与表演(10分钟)

  5. 学生以相和歌词的形式朗诵《长相和歌辞》,并请同学模仿唱和的方式朗读。
  6.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引导他们感受诗中的艺术性和哲理性。

  7. 小组讨论(5分钟)

  8. 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早起、晨露”、“春雨”等意象的象征意义,教师引导学生从时间、努力与回报的角度分析诗句的情感内涵。

  9. 教师总结(1分钟)

  10. 教师总结: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寓言。通过这首诗,我们学会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一、汉乐府 1. 学习目标:了解“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 介绍:汉乐府是由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 然后配乐演唱,之后人们将搜集来的诗歌也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