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范文,优秀且免费的范文站
你的位置: 首页 > 策划书范本

鱼拌稀饭散文(鱼拌饭怎么做)

2025-08-06 21:25:41 | 人围观 | 评论:

鱼拌稀饭散文

我的诗词启蒙老师,也是我的祖父,他临终前一年,一个下雨的日子,我去他独居的泥屋看望他,聊天的时候我问他一生中最喜欢吃的是什么?他说是鱼拌稀饭。还是少年的我,突然觉得祖父这要求太简单了。

我的诗词启蒙老师,也是我的祖父,他临终前一年,一个下雨的日子,我去他独居的泥屋看望他,聊天的时候我问他一生中最喜欢吃的是什么?他说是鱼拌稀饭。

他的传说,一直激励着一代代年轻人。那年春天,我正在 RD 的乡间小屋中,看着他独自坐在泥屋门前,我突然想起祖父这要求太简单了。以前的日子经常吃番薯稀粥,但过节也有几片肥猪肉吃,过年就不用说了。

今天想起祖父这番话,觉得祖父的愿望很实在,在一生贫穷的日子里要做到天天吃鱼拌稀饭,是多么不易。

饶平,一面紧靠波涛汹涌的南海,一面是大山。家就在山那边,距离大海一百多公里,可是小时候,没少得到大海的馈赠,镇供销商店里的咸鱼从不间断,有一种杂鱼仔,估计是渔民用密网捕捞的,品种繁多,叫不出名字,但是炒熟后用来拌白粥很好吃,而且十天半个月不会变质。还有“瘟鱼”,我们叫它“瘟鱼”,瘟鱼是有毒素的,吃后大腿长疮庖,流脓,不分男女老少,好几天都好不了。

我家里有一段时光连咸鱼也买不起,村合作代销店的老头阿石是母亲的石井老乡,母亲要我们叫他“石舅”。这位石舅为人倒也念乡谊,他常把吃了几天还吃不完的“瘟鱼”鱼头鱼尾施舍给我们做下饭菜。而我小时候嘴巴很甜,经常石舅前石舅后的叫个不停,为得是希望石舅偶然发一下善心,把放在货架上一分钱一粒的糖果施舍一颗给我吃。然而,这个石舅很吝啬,从来不会让他的一分钱从口袋里白白蒸发,所以我算是白叫了。

与吃了身上长毒疮流脓水的咸鱼相比,我更喜欢新鲜鱼。穷人家的孩子,每年中秋节和春节才有机会吃上“大弯鱼”(草鱼)或鲮鱼。其他的日子只有在洪水过后到大溪或圳沟捕捉小鱼、小虾、螃蟹解馋。有那么一个夜晚,整晚下大雨,雨后的早晨,我起床后跑到鱼塘边玩,看到一条巴掌大、银白色的鲮鱼浮在水面,我于是拿来一根竹篙,把鱼划到身边捞起,发现有一条蚂蝗吸在鱼的身上,我用竹子把蚂蝗从鱼身上分开,拿石头捶死,看着胀鼓鼓的蚂蝗流尽了鱼血慢慢变成一层薄薄的皮,我才痛快地把鱼拿回家里。母亲煮番薯的时候顺带把鱼蒸熟,我们兄妹几个享受了一顿美味的早餐。

再说草鱼,那是人间美味,祖父的鱼拌稀饭,估计也跟这种鱼有关。因为价钱不便宜,一年难得吃上几回,但中秋节和春节例外。因为那个时候,鱼塘是集体的,节日的福利就是按人头分鱼,新鲜鱼煮葱,只能吃一餐,剩下的用来蒸或做咸鱼,保持很久有鱼吃。用酱油蒸的草鱼,天天蒸,几天后鱼肉硬的像石头,但很香,用来拌饭余香满口。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日子是越来越丰足,但老家的鱼不像大城市的鱼,还是那么好吃。我也在某一年回去饶平县城的时候,当地的朋友请吃饶平的海鲜,那次饭菜太丰盛了,一共有三十多个菜,其中二十个是鱼虾贝壳类,所以印象非常深刻,我比祖父幸福多了,生逢盛世,光吃鱼,饭也不拌了。

现在,对太容易吃到的鱼似乎不太感兴趣了。倒是记住往日困难的日子,那时,鱼好像一点都不腥。





相关内容推荐: